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些实用的思维、管理工具能够让我们的经营变得更有效率。今天,就分享商业领域常用的五大工具,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1.KPI是秒表,OKR是指南针
KPI每个人都知道,但OKR你了解吗?
OKR,是“objective and key results”(目标与关键成果法)的缩写,意指整个公司、团队和个人,都要设立目标(objective)和衡量这些目标完成与否的关键结果(key results)。
举个例子,某帅丰线下店铺店长该如何设定OKR呢?比如把目标设为:取得不俗的销售业绩。相应的,关键结果可以设为:第一,拿下所在区域帅丰集成灶销量冠军;第二,转化率达到某个百分比。这是店长的OKR,某位员工的目标可以是让进店转化率提高到某个百分比,关键结果则是:提升沟通技巧;使用促销手段。
2.有OKR这把刀,更要有SMART刀法
在使用OKR的时候,不同层级可能会出现目标上的分歧,这个时候就需要运用SMART原则,真正统一目标,才能驾驭OKR。
SMART原则,由美国马里兰大学管理学及心理学教授洛克提出。
S=Specific(具体的),M=Measurable(可衡量的),A=Attainable(可实现的),R=Relevant(相关的),T=Time-bound(有时间限制的)。SMART原则的最大作用,是让所有人的目标变成同一个,心往一处使。
3.PDCA循环,确保事情真正有人搞定
在20世纪,一位叫戴明的美国质量管理大师,帮助丰田汽车取得了巨大成功。他认为,高质量不是来自基于结果的产品检验,而是来自基于过程的不断改善。这个理念就是PDCA循环,四个字母分别代表Plan(策划)、Do(行动)、Check(检查)和 Action(处理)。
相信不少人在工作中遇到这样的困扰:明明会议上所有人一致同意要做的事,最后却没有人去执行,或者只是敷衍了事。这就是因为公司缺少“PDCA循环”的管理文化导致的结果。
如果运用PDCA循环,应该在会上进行策划——分析状况找出问题,根据问题找出原因,进一步确定主要原因,再针对主要原因,提出计划。一定要明确“谁在什么时间完成什么事”,可以利用各种协同合作的工作软件,把任务分配到个人。完成任务分配后,再在规定时间内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以及进行后续的检查、处理。
4.把所有经验教训变成组织能力——复盘
复盘,就是从即将结束的项目中,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具体分为四步: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和总结规律。小事可以及时复盘,大事需要阶段性复盘,项目结束后必须全面复盘。
例如,在618年中大促中,帅丰销量获得了集成灶类目冠军,这时候除了大家一起狂欢庆祝,还需要走进办公室,认真地进行一次复盘。首先要回顾目标,准确、客观地回答两个问题: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们的里程碑有哪些?第二步,评估结果,找到超出预期之处和不足的地方。第三步,分析造成超出预期结果及导致不足的原因。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根据对成败原因的分析,总结规律。
5.KT法:把决策的艺术变成一门技术
KT决策法是最负盛名的决策模型,由美国人查尔斯·H·凯普纳(Charles H.Kepner)和本杰明·特雷高(Benjamin B.Tregoe)二人合作研究发明的、把发现问题分为界定问题和分析原因两步的方法。KT法共分四个程序:状况分析、问题分析、决策分析、潜在问题分析。
某家公司想转变业务方向,于是精心设计了一个和各地分公司“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伙人制度,没想到有两家分公司不肯签字。这个案例可以用KT法来解决。目前的状况是,应该达到的结果(团队积极性受到激励)和实际结果(两个团队拒签合伙人制度)之间的差异。再对问题进行分析,比如发现制度中规定,总公司会从项目总金额中提留15%,业务量少的地区完全无利润可言。最后要针对情况,做出决策分析,比如取消合伙人制度,或者在此制度基础上增加奖金制。最后一步,看看会不会存在潜在问题,并对此进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