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导航

从柜台回归灶台——端午粽子承载的国人心路变迁

  • 2010-06-15 09:13
  • 1953
  • 0
  • 包粽子是中国端午的传统。随着生活越来越方便,人们吃的粽子大多已经出去买了,粽子的礼盒也是越来越豪华。不过,这些天上海菜市场的粽叶销售又兴旺起来了,有些超市也卖起了粽叶。自己动手包粽子正在成为人们找回端午气氛、体验传统节日内涵的新趋势。

      家住上海闵行区莘南路的市民刘蔼如,已经多年不在家自己包粽子,这几天却又开始四处张罗筹备原料,热火朝天地包起粽子了。她在小菜场买来半斤粽叶、4斤糯米、8两瘦肉、1袋碱,分两次包了16个碱水粽子、21个肉粽子。

      之所以选择自己亲手包粽子,刘蔼如说有三个原因:第一是“味道”——粽子本身的味道和节日的味道,在亲手包制的过程中能有独特的体验。刘蔼如是宁波人,特别爱吃碱水粽子,而在上海市场上很难买到碱水粽子。自己动手包,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无论用料还是味道,都能满足自己的口感。而且,“在一勺一勺盛米、点馅,一折一折包裹粽叶的过程中,端午的味道也就融进去了!”刘蔼如说,“如果家人有空,一起包,那就更其乐融融了。”

      其次是安全放心。在刘蔼如看来,近几年市场上出现不少假冒名牌产品的粽子,有两次她都买到了假冒粽子,不仅味道难吃,更让人担心食品安全。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经济实惠。由于近期原材料糯米、绿豆、赤豆等粮食价格有所上涨,今年市场上的袋装粽子价格普遍上涨,例如,赤豆粽子,往年每个0.8元-1.2元,今年每个要2元。刘蔼如算了一笔账,自己包粽子比在市场上买粽子价格要便宜一半。

      粽子包好后,刘蔼如分别送到婆婆、儿子、小叔子家,大家都感到特别好吃。一大家子还相约端午节那天都聚到刘蔼如家,一起包粽子。端午节前特意从北京赶来看世博的亲戚徐筱如高兴地说:“因为有了端午节假日,有了手包粽,家人相聚亲情交流的感觉特别强烈。”

      北京联合大学教授张娅娅认为,近年来粽子一度成为外送礼品,实际上是将承载传统文化、亲情民俗记忆的食品,变成了带有功利投资目的的“利益交换”。而在亲友间传递的家制手包粽,还原了粽子的本来面目。

      在张娅娅看来,当下的经济文化背景下,在“费时费力省钱”与“省时省力费钱”两者之间做选择,其实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选择。对于愈加重视家庭传统、文化传承的人们来说,手包粽的“不可替代性”“亲情附加值”是机器批量生产所没有的。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中的文字、图片等内容有涉及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同类资讯
  • 火星人2024半年营收6.97亿元,净利0.41亿元
  • 技术进阶,创新领航丨帅康荣获第八届中国燃气用具十大创新机型奖
  • 伊利、一汽红旗、森歌,中国品牌如何接住巴黎盛会的“泼天流量”?
  • 浙江省燃气具和厨具厨电行业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嵊州召开,聚焦产业创新与市场拓展
  • 美大半年度业绩预告:净利润下滑,积极调整布局
  • 帅丰电器发布H1业绩预告:挑战与机遇并存
  • 向逆而行丨以奋斗者为本,实现帅康品牌的伟大复兴
  • 2024中国建博会(广州)盛大开幕:创新设计,引领行业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