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81年春节过后从学校被分配到余杭县里,再被县人事局分配到临平工具厂技术科工作的,技术科里有两个实践经验非常强的老(土)技术员主持,我从学校出来,虚心地做他们的学生,无时不刻地向他们请教,和大家的关系很好,他们两个成了我的师傅,至今我也常常去看望他们。工具厂里有的是人才,但也有不少专拍马屁为营生的庸才,厂长是个很好的人,同时还是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社会地位也很高,除了爱人在工厂外,也没有其他人在工厂,他完全可以唯才是用,他身边提拔了很多人,不乏有几个是真正的人才,他对我也非常重视,我临走之前让我去筹建电镀分厂,也充分说明对我的信任,但是他最信任的是几个不学无术专为拍马屁的人,比如说夏天为厂长打扇子,我们看了认为很可笑,太露了,他不以为然,竟然提他为副厂长,还有一个普通的行政人员,亳无能力的她被提为了副厂长,不知和他怎么投缘在了一起,有几个真正比较好的人才提到中层上不去了,他而且在厂内一言九鼎,绝对的一言堂,我想这个工厂的人力资源政策有问题啊。
最大的问题是逻辑思维:一个门卫拦住了一辆外协厂来工厂送货的拖拉机,他们回去时偷了几块工厂的铁,被门卫拦住了。这件事适当表扬一下也行,工厂竟然树他为什么标兵,大张旗鼓的宣传这个人工作负责,我在想这是门卫的本分工作,用得着这样吗?还有一件事:一个车间主任在严寒的冬天,后半夜两点钟赶到厂里,因为他白天下午两点左右突然停电了,忘了关掉厂里的电源闸刀,后半夜赶到厂里时真的车间灯火通明,而且还有机器在运转,他能半夜里想起赶来厂里虽然不错,但为什么其他车间主任不用来厂呢?因为大家临走关掉闸刀这是本分工作,这件事适当表扬也算了,但厂里为了这件事大树特树这个标兵,这个车间主任还破格提拔为副厂长,我个人认为逻辑思维在这个工厂的灵魂深处出了点问题。老厂长退休后,新厂长(庸才)上来后不到几年的功夫,终于撑不住了,现在已经是没有这个工厂了,我非常为之可惜。这是我走向社会后的第一个单位,厂长也是我走向社会后的第一个老板,也应该是我的父辈之人,我也很怀念他。
一个工厂除了资源还是资源,公司的兴旺是资源整合的结果,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的重要元素一个都不能缺少的,一旦缺少主要的元素工厂就会面临问题,临平工具厂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例。由于我外加有和上山下乡当知青时的农村伙伴们的其它情感上的渊源,我毅然辞去了临平工具厂的工作,成为余杭县第一个辞去国家技术干部身份的人,我想,我从头搞起,临平工具厂很多管理经验真的是非常好的,一把小小的扳手每个月都不会少几把的,很严格的管理制度,是我在杭州齿轮箱厂读书时没有学到的,我把临平工具厂很多好的管理经验也带到了我上山下乡的农村,创办乡镇企业去了,这个乡镇企业能够走到今天成为国内家电大品牌,也有临平工具厂的渊源元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