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品品类特点而言,相比较空调、烟、灶、消安装类家电产品而言,小家电产品对代理商库存的要求更高,因为小家电产品的特点有点类似于快速消费品,但比较起快销品中的饮料、食品等,能更好一些。
前几年,小家电品牌繁多时,由于各品牌定位不同,来自市场充分的竞争,各品牌均要考虑代理商的感受,因而压库存的问题比较缓和。要吸引渠道中的优势代理商资源,竞争会使得压货这个问题不是很突出。但近几年,小家电品牌经过一定程度的洗牌和整合,品牌集中度有所提升,一些二线品牌的市场都在萎缩,导致小家电强势厂家话语权迅速提升,厂商之间的对等平衡打破,压库存问题愈来愈突出。
前几年,小家电品牌繁多时,由于各品牌定位不同,来自市场充分的竞争,各品牌均要考虑代理商的感受,因而压库存的问题比较缓和。要吸引渠道中的优势代理商资源,竞争会使得压货这个问题不是很突出。但近几年,小家电品牌经过一定程度的洗牌和整合,品牌集中度有所提升,一些二线品牌的市场都在萎缩,导致小家电强势厂家话语权迅速提升,厂商之间的对等平衡打破,压库存问题愈来愈突出。
前段时间我到市场调研,发现卖场的小家电品牌数量减少很快,不像前两年品牌林立。在一线和二线城市中很多比较大的卖场里,小家电品牌的缺失和不足非常普遍。在二三级城市的门店,这种现象表现得更为突出。这一点也充分说明了小家电行业完成品牌的整合后,市场对品牌有了急度的需求从代理商角度来讲,自立和自强是代理商生存基本准则,厂商之间的平衡已经被打破,代理商只有支持和鼓励一些新兴的有活力的品牌,将市场拉回到均势,市场呼唤并要求小家电代理商要做好品牌的优化组合,以保持市场的均衡。因而代理商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定位,组合好自己所代理的品牌。代理品牌中最好既有快速流通的强势品牌来带动销售流量,同时也要补充一些新兴的品牌,丰富所代理的产品线。加强自己所代理品牌的多元化,品类的多元化,优化的产品线,让新兴品牌与有流量的品牌互补,以最终做好市场中品牌之间的均衡,增强自身话语权。
市场也存在观点认为通过厂商利益一体化可以将这个矛盾解决,如现在流行成立的销售公司,但这种举措对代理商而言,实际意味着代理商职能的丧失,被收编或者变成服务商,或者变成物流商。从这个意义上讲,也要求代理商要兼起市场品牌多元化的责任,并尽可能平衡好自己手中的资源,不要导致行业上下游之间的失调,保持市场的均衡及良性发展。
随着品牌集中度的提升,使得市场上实力越大、品牌越强的厂家,在渠道中表现也越强势。为了加快产品的周转、为了占领分销客户的有限资源,就会对各分销客户进行压货。当然,不同品牌、不同品类的产品在压货上应该采取不同的策略。近些年,各个品牌也都通过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缓和矛盾,譬如尽量参与到渠道的分销和培训,提供销售解决能力等措施。
由于各品牌在渠道中参与的程度不同,对代理商压货的表现也各不相同。品牌越强的厂家,对渠道渗透的要求就越强,对市场的监控比较到位,从一级到四级城市,厂家都希望有效的把控。但由于厂家的从业人员对渠道的参与程度不可能那么彻底,掌控度也不太好把握,于是就采用一个最简单的办法,通过最大化的压货,以保证其代理商有动力和压力主推其品牌,提高销量,同时也使得市场更透明。
压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扩大自己产品的市场份额,但真正的市场份额体现在消费者购买份额上。销出去是商品,压在库里只能是成本。因而并不是所有厂家都要采取压货的方式,因为压货的同时也在放款,会造成应收账款的居高不下,会造成资金沉淀在代理商的仓库中。给代理商压货,其实压的也都是自己的资金,没有太大的意义。
随着市场对小家电品牌的大浪淘沙,旧的不适应的品牌被淘汰,但一些新的品牌也会顺应市场需求出现,并提出更适合企业发展的差异化做法。对于康宝来讲,我们更多考虑的则是疏通,首先确保和代理商之间相互尊重彼此理解的态度,其次合理销售通路的长度,将厂家的市场人员集中到终端的销售环节和销售过程的培训上,以参谋式的营销方式帮助代理商积极解决库存。康宝小家电从去年调整完后,目前对11个省份以参谋式的方式,帮代理商分析市场,建网络,做好分销。
整体而言,厂家要充分尊重市场,尊重代理商,帮助代理商做好分销管理,而代理商也要增强自身实力,加强销售能力,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增加整体话语权,保持小家电市场整体良性、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