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年龄、什么人都可以去创业!”
“我创业的时候已经40多岁了,那时候我是个工程师,经济不好的时候,我被公司裁员了。我和朋友做了一个产品,当时是80年代初。我们做的是电脑和传真的转接卡,你们知道,我们去找客户销售的时候,客户问什么?”
“客户问,什么是传真?原来在那个时代,传真还没有那么普及。”
“我们苦苦等待,积攒经验,等了6年,公司终于做起来了!后来我们的公司卖给了一家公司,这家公司接着又被Intel收购。我个人套现6000万美金!”
“我和太太,买了私人游艇环球旅行,然后到了去年冬天,我太太说,我们找个一年如夏的地方呆呆吧,明年继续环球!于是我们把船停在了地中海,来到了新加坡,站在了这里!”
“创业是通往财务自由的唯一办法!有些人说,创业有风险,我觉得,打一辈子的工才有风险,你随时会被解职!而且,如果创业失败,你们还可以回去再找份工作!”
“我的观点是,任何年龄、任何人。都可以去创业!”
这是一个典型的硅谷创业者的故事!这个故事激励了当时很多的年轻人。虽然美国的情况和中国大相径庭,但创业的精神确是相似的。
在中国,打工的风险远远高过欧美。其实在欧美社会,创业未必是一个很好的人生选择。我们知道,在欧美,大学最好的专业是律师和医生。社会最好的职业也是律师和医生。其他社会各阶层收入差距不大。由于社会成熟而稳定,留给创业者的空间并不是特别大。创业成本也很高。这就是为什么硅谷的创业都集中在科技创新方面。而在中国,由于人口众多。社会发展迅速,到处都充满着各式各样的机会。而社会保障不足,大部分人的打工回报很低。只要能潜心钻研一个行业,终究会成功。
让我们来分享一对饮食男女的创业故事。小戴跟他男朋友大学毕业后找了几份工作一直都不满意,两个年轻人是十足的吃货,平时尝遍各地特色美食,小吃,在吃这方面乐此不疲。但两人初入社会,就要自食其力,显然有点苛刻了,更何况,两人对吃虽然颇有研究,但说到如何做,都纷纷摇头。
小戴跟他男朋友既不想饿死街头,也不愿白白浪费这么多年积攒下来的美食经验。两人冒着各自家庭施加的压力和反对,毅然决定创业,同时兼顾创业风险与个人爱好,选择了较为稳妥的与传统餐饮行业搭界的集成环保灶行业。
起初他们选择了一个叫板川的牌子做,因为它是“中国集成环保灶十大品牌”,抱着大品牌有保障的想法,这对小情侣选定了项目并开始了他们的创业之旅。当然创业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从先前对行业前景的看好,对未来美好的规划,到真正进入创业事件内部的迷茫,小戴称那个时候的自己忙碌得就像一只无头苍蝇。好在装修门店的时候,板川总部派专业人士帮忙设计店面形象,策划开业典礼方案,包办我们专卖店在当地的宣传活动,还负责门店在网络的推广,“这样一来啊,我们梦想开始的小屋就圆满落成了。”
“我觉得我们当初是选择对了品牌。”说起专卖店的销售情况,小戴脸上乐开了花:“开始的半年是挺艰难的,我们对经营这一块是一头雾水,基本处于闭门造车的状态,生意比较冷清,开始的热情也渐渐冷却。直到半年后我男朋友向板川品牌部询问,品牌部表示注意到我们的销售状况很久了,开始着手为我们量身定做了一套策划方案。小区宣传,促销活动宣传,健康使者送豪华汽车活动,还针对我们专卖店的实际情况,设计出80后情侣无烟厨房体验活动,我跟我男朋友做活动形象代言人,被大家称为饮食男女,我们俩特地去学了做最简单的麻婆豆腐、红烧茄子、抄土豆等家常菜,吸引了大批年轻人的注目,销量自然也就上去了。”现在的小戴,俨然已经成为一位年收入三十万以上的小老板了。“创业改变了我们尴尬的处境,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也让我们朝梦想更近了一步。”小戴最后由衷总结道。
在我们的身边,有越来越多类似的年轻创业者。从以前北大博士开办的誉满香江的“土猪一号”,到我们今天谈到的饮食男女。创业并不是一定要高科技,创业也未必需要风险投资。创业需要的是坚强的意志,敏锐的嗅觉,到位的执行和科学的管理,当然,用你睿智的眼光选择一个良好的品牌,往往能让你在创业道路上事半功倍。